孩子在学校受委屈,家长如何安慰?
1890 2017-04-01
当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伤心难过时,很多父母都愿意去安慰孩子,来释放自己的爱:“别哭了,坚强点儿”“你已经长大了”“你还是男子汉呢!”
要么就批评孩子:“我早就给你说过不要这么做,要听老师的话了....”
在沟通如何安慰之前,我想先分享一件事情:一个男孩儿因为自己期中考试的成绩不理想,心里非常的难过。
回到家里,妈妈感受到了孩子的情绪,于是上前去关心和安慰,却没想到的是孩子直接对她吼了一句“滚”。
这位妈妈很难过也很不解:为什么好心安慰孩子,换来的却是一个“滚”字?
其实,很多时候,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或者有心事的时候最讨厌家长上前嘘寒问暖,说一些他都会背的“经典关怀语”。
安慰也要讲心理技巧的,要根据孩子的心理活动,给予最贴心的安慰。
1、引导孩子说出委屈,并表示赞同
刚入学的彤彤因为上学忘记带铅笔盒,便想问身边的同学借一借文具。不料刚好被老师见到,认为彤彤讲话不守课堂纪律,就在下课带彤彤叫到办公室训话。
回到家,彤彤因为怕妈妈责备就一直不敢提起,只能在一边生闷气。
其实不少孩子入学时,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,但为什么孩子被误会受了委屈都不敢向家长倾诉呢?很大原因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。
部分家长过于关心孩子的成就,而缺少跟孩子的日常沟通。孩子害怕说出实情后,家长会责备他,所以孩子情愿把委屈收起也不愿意跟父母分享。
那么家长怎么解决这问题呢?首先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,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情绪不对劲,就要主动询问。
询问要注意语气和方式,不要用逼问的语气去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。可以以一个朋友的方式沟通。
比如:“妈妈现在是你的好朋友,你要跟你的朋友说下今天在学校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?或者不开心的事呢?”
当孩子说出委屈时,妈妈就应该给他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。妈妈应该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,有区别性的解决。
2、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
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互相理解、关心。对孩子付出爱的同时,也要让他们知道,别人同样也需要他的爱。
这样做就能使孩子在沟通中了解、关心别人的愿望,使孩子变得善解人意。
以上面的案例来讲,父母不但需要引导孩子形成对这件事的正确看法,还需要让孩子学会去理解老师:“老师之所以这样做,是不是为了让大家更用心的学习呢?
让孩子明白,老师对于他的责备是为了着想全班同学着想,是希望大家都不要在课堂上分心。即使老师判断有误,但老师的出发点却是好的。
这样换位思考,让孩子学会包容、礼让。与人发生不快和矛盾时,通过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。
最后,希望所有家长都能够正确安慰受委屈的孩子并及时给予正确引导。
精彩评论